佛陀禅师/魏晋南北朝
简介
佛陀禅师 中文名称: 佛陀禅师 性 别: 男 朝 代: 南北朝 国 别: 外国 出 处: 中国历代名僧
生平文件
佛陀禅师,创建嵩山少林寺的佛陀禅师
佛陀禅师,意译为觉者,本是天竺人。早年在天竺时,性喜守静习禅,与同伴5人相随出家修道,其他5人都已正果,唯有他无所收获。佛陀乃勤苦励节,自怨自艾。已得道的一位同伴劝他说:修道要看机会,时机一到,自有成果。我看你与中国有缘,我们还是到中国等待机缘吧。佛陀便与这位道友一同游历,于北魏孝文帝时来到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自孝文帝之后,禅法大行,一般僧人都以禅诵为务,不重讲论。佛陀精于禅法,正好投合了北魏社会的习尚,深受孝文帝的敬重。孝文帝特地为佛陀设立禅林,凿石为龛,让他结徒修禅。修行所需的一切用品,都由国家供给,事事丰厚。而佛陀在平城修行一段时间后,禅法更加精进,坐禅入定时常常出现一些人们难以理解的神异事迹,道俗都认为这是他道行高深而产生的征应。平城城内有一位姓康的富户,家财百万,崇重佛法,专门为佛陀造了一所禅院,让佛陀居住,静修禅业。修行中又有神异现象发生,康家老少惊奇赞叹,都以为佛陀已经得道成佛。消息迅速传遍远近城乡,佛陀由是声名大噪,誉动朝野。
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让佛陀也同行至洛,又由国家营造静院,拨给佛陀居住。那洛阳是东汉以来的旧都,地处南北之中,交通方便,文化发达,热闹非凡。况复迁都伊始,事务殷繁,嘈杂倍于平时。佛陀修禅需要安静的环境,不适应洛阳城中的热闹忙乱气氛,便常常到洛阳城东南方的中岳嵩山,在那密林幽谷中屏营独处,流连忘返。孝文帝尊重佛陀的意愿,下敕令有司在嵩岳择地为佛陀造一寺院,官给衣食。佛陀把寺址选在嵩岳之少室山,亲自加以规划经营。寺成,即有名的少林寺,佛陀自任寺主。
天下禅僧听说佛陀禅师在嵩山立少林寺传授禅法,闻风而动,纷纷赶来参拜受业。于是少林禅众,常满数百。佛陀加以妥善的组织和指导,使他们精勤修炼,一一把握禅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佛陀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为少林寺建立了稳定的寺产,开辟了多种经济来源,保证禅众有吃有穿,无后顾之忧。他在少林寺初创时期做出的周密安排,日后成为少林寺的优良传统,无论来少林修道的僧徒如何增加,也无论遇到怎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少林寺始终保持寺业充实,僧廪丰溢的昌盛景象。所以历代少林徒众在安心修道之余,总是感激地追念缅怀佛陀的功业。
佛陀在少林寺定居之后,也还不时到洛阳城中走走,旨在物色合适的传法对象。有一天,他在洛阳市上看见一位少年,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连踢500下,技艺绝伦。一打听,知此少年姓杨,年长12。佛陀心想,这小孩身手如此不凡,若学道的话也一定能出类拔萃。设法和他接谈,听他声音洪亮,更断定这是一位好苗子。便问他愿不愿出家,那小孩回答说: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佛陀大喜,立即找到这小孩的父亲,征得其同意,便领著这小孩回寺,为他剃度,取名慧光。慧光聪明颖悟,后来在禅学、《地论》、《四分律》学诸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是驰誉北朝的一代名僧。
佛陀又让弟子道房剃度了僧稠,教其禅法。后来僧稠在禅学上的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佛陀称赞他说:“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并传授给他更精深的禅门奥秘,使僧稠的禅法更加提高,历北魏、东魏、北齐三代,独步一时,备受帝王和道俗的尊崇。佛陀所传禅学,通过僧稠而盛行于魏、齐之世。
在佛陀大弘禅法之前,北朝的一般禅僧,往往不明经义,徒事修持。甚至有人把修禅与义学对立起来,用极端的态度排斥并企图废除讲论经义之事。佛陀反对这样的错误做法。他所行的禅学,本身是有理论作指导的;他于修禅之外也重视义学的阐扬,曾与梵僧勒那摩提等合作翻译了《十地经论》。他以禅师而兼习《地论》,不少《地论》师则兼习禅法,实际上都有定(禅定)、慧(义解)双修的倾向。他们的作风,对于北魏末年北方义学兴盛、中国僧人走上定、慧双修,禅智兼弘的道路,是有促进作用的,也可以说他们的行事已开风气之先。
佛陀晚年,仍住于少林寺,但已不参预寺务,也不再传法授徒。他嘱徒众们互相学习,自相成业,自己移住到寺外一间小房子里,独自静修静养。临终之前,亲自在这间房子的墙壁上手画神像,画讫而终。他画的神像,曾经保存了很长的时间,供崇敬他的人们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