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名言网 > 名人名言 > 托马斯·曼 > 《死于威尼斯》

《死于威尼斯》简介

作者托马斯·曼

简介

《死于威尼斯》简介

《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关于艺术家问题的思考和总结,所以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家在小说中利用了自己前不久的威尼斯之行中的亲身经历,许多细节描绘非常真实、生动,同时又加上了神话暗示和哲学对话,使作品的思想更为深刻。托马斯·曼,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故事描写一位德国慕尼黑的作家古斯塔夫·冯·奥森巴哈(Gustav von Aschenbach)因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而感到倦怠。一天,他突然看见一个肩上扣着一只帆布包的怪家伙似乎是去旅行,他这时“企图尽力摆脱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头脑发胀的日常事务”,于是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住在丽都岛的“至上饭店”(Hotel Exelsior)。

威尼斯华丽得化不开的美景,唤醒了奥森巴哈的内心长久的感性思维。在异国国度里他邂逅一位美少年达秋(Tadzio),他深深爱上这位俊美如希腊雕像的波兰少年,“长著一头蜂蜜色的柔发,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张迷人的嘴。”奥森巴哈认为“这不是自然界的塑造,也不是造形艺术至今所能创构的宏伟巨作”。他每每追随着达秋,完全被激情所左右,几乎是到达忘我的境界。少年达秋成为老年丧女的奥森巴哈的一种补偿,他对少年由欣赏到赞叹,再由赞叹到关心。威尼斯的天气使他产生一种憋闷的感觉,他决定离开,退房结帐后,他又感到很懊悔,他想多看少年几眼,结果行李送错了方向迫使他从车站返回饭店,这时他表面上看来镇定,其实内心欣喜若狂。

此时此刻,威尼斯正爆发了一场霍乱,官方刻意将消息封锁,奥森巴哈一开始并无知觉,当他发现游客纷纷走避,逐渐了解事态的严重性,但为了多看达秋一眼,他竟不想离开被瘟疫所笼罩的威尼斯,继续在大街小巷跟踪那个小孩。后来他做了一场梦,梦见原始部落里野蛮人正在放荡淫乱的进行祭神。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他开始染发整容,好让自己焕发出青春的姿态。长时间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终因为吃了过熟的草莓,霍乱使他一病不起,进而丧身在威尼斯这个城市,孤独的死在荒凉的海滩上,老人垂死时最后的眼里,仍是那位百合花一般俊美的少年。少年达秋除了瞅过几眼这个怪老头外,根本无视于他的存在,奥森巴哈甚至无法与他对话。最后少年站在海边,指了朝天的手势,“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仿佛是死亡的另一种延续。奥森巴哈对少年的追求,是一个临死的人对生命充满眷恋、对美的追求与热爱的象征。

查看全部

《死于威尼斯》作品名言

    《死于威尼斯》作品没有相关名言

托马斯·曼简介

托马斯·曼

简介托马斯·曼(1875年—1955年),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人

  • 陈郁

    名人姓名:陈郁名人国家:中国陈郁介绍:陈郁(1901~197...

  • 张国领

    河南禹州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

  • 张寅彤

    张寅彤(1930.12—)祖籍河南省巩义市,出生...

  • 黄文馥

    黄文馥(1924.8—)女,四川乐山人。擅长工艺...

  • 吴元奎

    吴元奎,1947年生,江苏如东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

  • 于福庚

    于福庚(1950—)天津宁河人。擅长油画、版画。...

  • 赵不仁

    赵不仁(1909,1—1986,4)别名不忍,安...

  • 张明堂

    张明堂(1941—)山西寿阳人。擅长中国画。19...

  • 晏平

    晏平,中共党员,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技术...

名言警句分类

更多>

热门名言警句

随机名言警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