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4.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6.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7.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8.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9.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0.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1.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12.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13.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14.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5.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16.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17.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18.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20.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21.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22.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23.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4.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2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2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8.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29.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30.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31.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32.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33.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34.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35.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36.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37.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38.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39.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40.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41.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42.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4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44.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45.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46.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47.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48.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49.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50.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51.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52.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53.“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5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55.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56.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57.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8.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9.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