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元王简介_(东周)元王的名言-查字典名言网

查字典名言网 > 名人 > 夏商周 > (东周)元王

(东周)元王简介

(东周)元王/夏商周

简介

(东周)元王(姬仁)

   周元王,名姬仁(公元前?~前469年)。周敬王子。敬王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元王姬仁继位的这一年(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不过也有学者把三家分晋做为战国的开端。

  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于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县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

  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 姬仁死后的庙号为元王。

(东周)贞定王(姬介)

   贞定王,名姬介(公元前?~前441年)。周元王子。元王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3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3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这说明晋国的新兴势力战胜了旧势力。

  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庙号为贞定王。

(东周)哀王(姬去疾)

  周哀王,名姬去疾(公元前?~前441年)。贞定王长子。贞定王死后继位。在位仅三个月,被弟姬叔袭杀。 葬处不明。

  姬去疾死后的谥号为哀王。

  

(东周)思王(姬叔)

  周思王,名姬叔(公元前?~前441年)。贞定王子,哀王弟。他袭杀哀王后夺位。在位仅五个月,8月又被弟姬嵬所杀。葬处不明。

  姬叔死后的谥号为思王。

  

(东周)考王(姬嵬)

  周考王,名姬嵬(公元前?~前426年)。贞定王子。攻杀兄思王而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间,封弟姬揭于王城,以继续周公的官职,史称周桓公。时人称此国为“西周”。

  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 “西周”、“东周”两个小国。

  姬嵬死后的庙号为考王。

(东周)威烈王(姬午)

   周威烈王,名姬午(公元前?~前402年)。周考王子。考王死后继位。在位24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03年,分别册封魏、赵、韩为诸侯国。

  魏国当时的国君是魏文侯斯,他任用著名政治家李悝进行改革,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 头号强国。

  赵国国君烈侯也任用公孙连等一批贤能之士整顿吏治,提高统治机构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使赵国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前402年,姬午病死。姬午死后的庙号为威烈王。

(东周)安王(姬骄)

   周安王,名姬骄(公元前?~前376年)。周威烈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骄在位期间,齐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将齐国国君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 和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姬骄封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这标帜著齐国的新兴的封建势力取代了旧势力

  当时,楚国国君是悼王,他于公元前382年任用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卫国人吴起进行变法。吴起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改善财政,增加军事力量。这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南平百越,北灭陈、蔡等国,又大败魏国。但是,第二年楚悼王死去后,仇视变法的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废除了新政,使楚国的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地大物博的楚国没有能发展成为统一六国的力量,最终为秦国所攻灭。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一起将徒有虚名的晋国国君俱酒废为平民,瓜分了他仅有的一点领地,使晋国名实俱亡。

  同年,姬骄病死。死后的庙号为安王。

(东周)烈王(姬喜)

   周烈王,名姬喜(公元前?~前369年)。周安王子。安王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烈王姬喜在位期间,是秦献公在位的后期。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以及整顿内政,加强王权。他还清理户籍,整顿军队,注意发展经济,使国势好转,为日后秦孝公时候的商鞅变法准备了条件。公元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了韩的六座城市,成为秦向东发展的开始。

  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 姬喜死后的庙号为烈王。

(东周)显王(姬扁)

   周显王,名姬扁(公元前?~前321年)。周安王子,周烈王弟。烈王死后继位。在位48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显王姬扁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变法发展到高潮。公元前356年,齐侯田因齐(即日后的齐威王)任用贤能之士邹忌、田忌等人实行改革。为了广开言路,齐侯下令不论臣民,凡能当面指出自己过错的,赐给上等奖;以书面提出批评建议者,赐给中等奖;即使在背后议论他的过失的,也给奖。命令一下,几个月之内来朝廷提批评、建议的人争先恐后,门庭若市,使齐侯了解到许多国政的弊端,自己的过失和收集了不少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为了整顿吏治,齐侯多次询问左右臣下,地方官中谁最好?谁最坏?不少人说,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的大夫最好,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的大夫最坏。齐侯派人实地调查,情况却正相反,阿地田园荒芜,人民缺吃少穿,敢怒而不敢言;即墨地方治安稳定,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原来,阿大夫欺下媚上,行贿上司,让他们颠倒黑白,为自己说好话;即墨大夫正直不阿,不行贿上司,遭致了诽谤。齐侯当即 痛斥了阿大夫,将他及受贿后替他说好话的人烹杀,嘉奖了即墨大夫,赐予他一万户的俸禄。齐侯如此不受蒙蔽,明辨是非,祛邪扶正,使齐国的风气为之大变,人人都忠于职守,不敢说谎。齐侯又选用贤能之士,委以重任。没有多久,齐国大治,成为当时一大强国。

  姬扁在位期间,齐国与魏国有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史称“桂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53年。魏军在主将庞涓率领下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赵求救于齐。齐侯以田忌为将,以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为军师,统兵救赵。齐军在孙膑的谋划下,扬言要突袭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重要门户襄阳(今河南省睢县内),魏军慌忙回兵,齐军在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县东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救了赵国。这种战术,后人称之为“围魏救赵”。

  另一次史称“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庞涓统率魏军攻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 以孙膑为军师,带兵救韩,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大军抵抗齐军。孙膑为了迷惑敌方,命令齐军进入魏国的第一天造灶10万个,第二天造灶5万个,第三天造灶2万个,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然后在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杀庞涓,俘太子申。这种迷惑敌军的战术,后人称之为“增兵减灶”。

  “桂陵之战”后的第三年,齐侯称王,史称齐威王。在此以前,魏侯已经先称王,接著,秦、韩、 赵、燕等国诸侯也先后称王,以表示自己高于其他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齐国所以能很快地强盛起来,主要是因为重用人才。一次,魏惠王向齐威王炫耀魏国的富有,说自己有一颗直径寸许的明珠,能够光照前后各12乘车辆,并问齐威王有什么国宝。齐威王列举了一批手下的文臣武将,回答说,这就是我国的国宝。这使魏惠王启愧不如。

  姬扁在位期间的秦国,由秦孝公执政。他在公元前359年任用卫国人商鞅进行变法。变法前,商鞅为了使百姓能相信政府,遵守新法,命令人在都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 的南门竖起一根木头,悬赏说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子10两。百姓不相信有这么便宜的事,没有人去搬。商鞅又把赏金加到50两,有一个人就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照数发赏。从此,百姓就相信政府言必行,行必果了。接著,商鞅先后两次颁布了新法,宣布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重定尊卑爵次等级;废除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国家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等。这些措施推行后没有几年,就大见成效,百姓自给自足,社会安定,路不拾遗,人民私下不敢殴斗,为国作战时却勇敢冲杀,争取立功。变法期间,旧贵族多方阻挠和反对。太子带头犯法,商鞅为了维护新法,就处太子的师傅公子虔以劓刑(割鼻),处公孙贾以黥刑(脸上刺字),保证了新法的顺利推行。后来秦孝公死,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这时的旧贵族势力又重新抬头,杀死了商鞅。但是,商鞅所推行的新法已经不可动摇,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使一个原来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攻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姬扁在位期间的韩国,国力薄弱。韩昭侯见各国通过改辈变得强大起来,并且不断向外扩张,也在公元前351年任用郑国人申不害为相,实行变法。申不害以“术”为手段推行“法”(即法治),使韩国一度强盛。

  战国七雄在先后进行了变法以后,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兼并战争。

  公元前321年,姬扁病死。姬扁死后的庙号为显王。

(东周)慎靓王(姬定)

   周慎靓王,名姬定(公元前?~前315年)。周显王子。 显王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慎靓王姬定在位期间,战国七雄为了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各自找寻盟友,有时几个较弱的国家联合,攻打一个强国,称为“合纵”:有时一个或两个强国(主要是秦国和齐国)联合,攻打较弱的国家,称为“连横”。一些游说之士研究天下形势,奔走于各国之间,劝说国君进行合纵或连横,历史上称他们为纵横家。为了解除当时最强盛的秦国对各国的威胁,公元前318年,魏国的相公孙衍发起了一次五国合纵攻秦的战役,五国是魏、赵、韩、楚、燕,推举楚国为纵长。同年,五国联军进抵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境内),秦出兵迎击,联军撤走。第二年,秦军又与五国中的韩、赵、魏军队大战于修鱼(今河南省原阳县西),秦军斩杀敌方8万人,取得大捷,挫败了这一次的五国合纵。

  公元前316年,秦军攻灭了巴、蜀两个小国(今四川省境内),接著大量移民,占领了巴、蜀,取得了日后顺长江东下攻击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楚国的有利的战略地位,为日后灭楚创造了重要条件。

  公元前315年,姬定病死。姬定死后的庙号为慎靓王。

(东周)赧王(姬延)

  周赧王,名姬延(公元前?~前256年)。周慎靓王子。慎靓王死后继位。在位59年,病死。葬于牵水北岸(今陕西省陇县),一说葬于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县)。

  周赧王姬延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左右出击,南攻楚,东击三晋(韩、赵、魏),向中原地区扩展。

  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国后,几乎占有了整个南部中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众的大国,具有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旧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了楚国的发展,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为了抗秦,楚国和齐国结成了联盟。秦国力图拆散齐楚联盟,以便各个击破,于公元前313年派纵横家张仪赴楚,对楚怀王说,如楚国和齐绝交,秦王愿以商于(今湖南省浙川内乡一带)600里之地献楚。楚怀王不顾屈原、陈轸、昭睢等有识之士的劝阻,听信子兰、靳尚、郑袖等一群佞臣宠妃的话,应允了张仪,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张仪一到秦,就假装坠车伤了脚,闭门谢客。三个月后,张仪得知齐楚确实已经绝交,才接见楚国使者说:“秦国的土地岂能随便送人,我说的是将自己的六里俸邑赠给你们。”楚怀王听了怒不可遏,不顾陈轸等人劝阻,发兵攻秦,于公元前312年与秦军战于丹阳(今河南省丹江北)。楚军大败,主将屈匀及副将70余人被生俘,8万士兵阵亡,汉中郡被秦占领。楚怀王恼羞成怒,倾全国兵力再次攻秦。同年与秦军又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再次大败。韩、魏乘机出兵攻楚。楚两面受敌,只得匆忙撤退,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因致力于攻打三晋,楚国暂时解除了来自秦的威胁,但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于公元前301年发生了庄跻领导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9年,秦王以结亲为名,约楚怀王去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相会。楚怀王再次不听屈原劝阻,听信子兰之言赴会,果然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咸阳。两年后,他逃跑不成,忧愤而死于秦。他死前,秦军攻楚,杀楚军5万,夺去15座城市。公元前280年以后,秦军更开始集中兵力攻占了大片楚地,并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都城郢。楚国就此一蹶不振,一步步地在走向灭亡。在郢都陷落后,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不忍心眼见楚国灭亡,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自尽。

  秦在攻楚同时,又向三晋出击。公元前314年,秦趁齐攻燕之机,出兵攻打三晋,夺取了不少地方。公元前308年,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经过几个月的激战,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合兵抗秦,会战于伊阙(河南省洛阳市南),秦军在白起指挥下大胜,歼敌24万多人,韩、魏两国的兵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后,秦继续进攻、蚕食三晋,到公元前286年止,已经占据了三晋一半的土地,首当其冲的韩、魏大大被削弱了。

  秦国的日益壮大,使秦昭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要称帝以示尊严,准备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约齐?⊥跻黄鸪频郏?匚?鞯郏?胛??邸?2月,在纵横家苏秦劝说下,齐?⊥跞サ酆牛?仁骨卣淹跻踩∠?说酆拧A角砍频郏?┞读怂?峭滩⑽骞?⒐戏痔煜碌钠笸迹?刮骞??只炭郑?贾铝宋骞?デ睾土??テ肓酱笫录?:?⒄浴⑽骸⑵搿⒀嗟奈骞?デ兀?捎诟鞴?骰衬康模?岩酝骋徊降鳎?詈笪薰Χ?ⅰ9???84年, 燕、秦、楚、赵、魏、韩六国在秦王组织下联合攻齐,燕军在名将乐毅指挥下大败齐军,长驱直入,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攻取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齐王逃奔于莒。五年以后,在齐国名将田单指挥下,齐军才打败燕军,收复失地。经过这次打击,齐国国力大衰,此后就不是秦的对手了。

  楚、齐逐渐衰落时,赵国却强盛起来。公元前307年,赵国国君武灵王深知本国处于燕、东胡、林胡、楼烦、秦、 韩之间,不强兵就会亡国,决心奋发图强,振兴赵国。针对赵当时的主要对手是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形势,他决定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是,当时赵国人穿的是长袍大褂,袖长腰肥,领宽下摆大,不适宜骑马作战。于是,他从改革服装著手,自己首先改穿了窄袖短褂的胡服。许多贵族认为这是违背礼教,大逆不道。赵武灵王终于说服了有影响的贵族公子成,然后下了严厉的命令,要臣民改换服装,使胡服在全国得到推广,建立起一支善于骑射的强悍骑兵。这件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它说明了当时我国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在习俗上逐渐接近。赵国依靠骑兵,连年出击,到公元前296年,攻灭中山国(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后,领土大大扩充,国力增强,一时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韩上党郡守冯亭以17城降赵。两年后,秦军攻取了上党,继而进攻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赵国名将廉颇率军固守不出,挡住了秦军。秦国施用反间计,施放谣言说,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快要投降了。昏庸的赵孝成王竟然相信了谣言,撤换了廉颇,以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统帅。赵括一反廉颇的战术,出兵大举攻秦。秦军此时已经暗中换上了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主将。白起指挥秦军佯逃,诱赵括追击到秦军阵地之前,然后包围了赵军。赵军被围40多天,粮草断绝,赵括率精兵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40万人降秦。白起担心降卒暴动,除放回240个小孩外,全部予以坑杀。这次战役史称“长平之战”。它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赵括长于空谈,导致亡军殒身,引出了“纸上谈兵”这一成语。

  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于“西周”(即王城)。时秦国已攻占了韩、魏、赵三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姬延在忧心忡忡中度日。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姬延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姬延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结果,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的兵马到来,士气涣散,西周公只好带著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

  “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姬延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台”(即逃债台)。此后,秦军不肯罢休,攻下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负黍(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后,直扑东周王城。姬延惊慌,打算逃奔韩国或魏国。西周公劝说道:“秦吞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韩、魏两国也不会幸免,大王与其到那时被俘受辱,还不如趁早投降,结局或许能好些。”姬延无奈只好率领臣下和宗室,到祖庙哭拜了一番,三天后,亲自带著家眷、图册,去秦军军营投降。秦昭襄王受降,封他为周公,命令他居住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并夺去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至此,东周宣告灭亡。

  姬延当时已经年老,奔走于周,秦,梁等地,经不起劳苦,到梁城后不满一月就病死。姬延死后谥号为赧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人

名言警句分类

更多>

热门名言警句

随机名言警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