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夏商周
简介 周幽王
幽王,名姬宫涅(公元前?--前771年)。宣王子,被立为太子。宣王死后继位,在位11年。国亡,被犬戎追杀于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南)下,葬于骊山脚下。
姬宫涅继位时,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生产凋敝,国力衰竭,姬宫涅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姬宫涅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据载,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宠幸妃子褒姒,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姬宫涅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而褒姒却始终吝啬笑容。后来佞臣虢石父献上了烽火戏诸侯这一计。
原来,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姬宫涅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著褒姒登上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诸侯一见警报,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 到了骊山脚下,却不见有半个犬戎兵,只见姬宫涅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姬宫涅派人对诸侯说没有什么事,要大家回去。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好玩得很,禁不住嫣然一笑。姬宫涅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不久,姬宫涅干脆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下令废去宜臼舅舅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被逼联合西方的犬戎,先发制人,大举进攻镐京。姬宫涅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带兵前来救驾了。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姬宫涅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在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姬宫涅带著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姬宫涅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100余人逃进了骊宫。姬宫涅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姬宫涅、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姬宫涅穿戴著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姬宫涅死后的庙号为幽王。
(东周)平王(姬宜臼) 平王,名姬宜臼,一作宜咎(公元前?~前720年)。周幽王子。幽王被杀,他被拥立为王。在位51年,病死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葬于平丘(今河南省太康县全堆乡)。 周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褒姒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去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便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皇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不久,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宜臼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夹辅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宜臼即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天子,称携王,出现了两周并列的局面。10余年后,支持宜臼的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王朝又重新统一。宜臼东迁时,因为秦襄公护送有功,就提升他为诸侯,并答应说:“戎人攻占了镐京和岐山地区(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你去攻击他们吧,打到哪里,那里就归秦所有。”不久,岐山以西地区为秦所攻占,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侯以封地,并派自己畿内的百姓去戍守。这使百姓离乡背井,十分怨恨。 姬宜臼一度委郑庄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姬宜臼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为郑庄公所操纵,又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阳,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不依。姬宜臼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作人质。不过这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从这一史实可知;姬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公元前720年,姬宜臼病死。姬宜臼死后的庙号为平王。 (东周)桓王(姬林) 桓王,名姬林(公元前?~前697年)。平王孙。平王死后继位。在位23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渑池县北桓羊山上。 周桓王姬林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孙。平王病死时,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郑伯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姬林便被郑伯和周伯黑肩扶立为天子。 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 以前,诸侯死了,其儿子于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了兄隐公,自立为国君,不向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天子册封的制度被破坏了。公元前706年,楚国以武力逼迫随国国君,要他向桓王提出提高楚国等级的要求。桓王不允,楚国国君熊通在大骂了姬林一通以后,自行提高等级称为楚武王。姬林接到报告,又气又羞,但也奈何他不得。 姬林继位后,郑庄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就撵走了郑庄公。郑庄公回国后,便制造事端,扰乱周境的安宁,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不久,郑庄公又假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国。姬林大怒,干脆免去了他卿士的头衔。郑庄公也不示弱,一连五年不去洛邑朝见,表示不把姬林放在眼里。姬林实在忍耐不住,不顾臣下劝阻,亲自统领军队去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点起兵马迎战。 两军在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相遇,姬林求胜心切,派人叫骂挑战。郑庄公却摆好阵势,按兵不动。周军叫骂到下午,还不见郑军出战,都面露倦意,松懈起来。郑庄公乘机挥动大旗,擂鼓冲锋。周军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姬林只好退兵,自己断后。郑国将军祝聃远远望见,奋臂一箭,射中姬林左肩,亏得铠甲坚厚,伤势还不严重。郑庄公见已经教训了姬林,怕部下杀得性起,要了姬林的性命,使自己在舆沦上吃亏,忙鸣金收兵,任姬林逃走。 事后,郑庄公又假意派臣下去向姬林赔罪,说本来只准备自卫,没想到部下违反纪律,冒犯了天子。姬林哭笑不得,只好借此下台阶,垂头丧气地宣布免郑庄公之罪。长葛之战使姬林威风扫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的牌子。从此,诸侯越来越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卧室托付说:“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长子姬佗为太子。 但是,我所钟爱的却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将姬克托付给你,日后如果姬佗寿终,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你要尽力办好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于洛邑。 姬林死后的庙号为桓王。 (东周)庄王(姬佗) 庄王,名姬佗(公元前?~前682年)。桓王长子。桓王病死后继位。在位15年,葬处不明。 周庄王姬佗,是周桓王长子,桓王病死后继位。姬佗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桓王临终时的嘱咐,策划要杀掉姬佗,改立姬克为国君。辛伯劝阻他说:“嫡庶有别,废嫡立庶,这是内乱的根源阿!” 周公黑肩不听。于是,辛伯将这一阴谋报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杀了周公黑肩。姬克见事情败露,逃奔燕国。这件事史称“子克之乱”。 公元前693年夏天,姬佗为了笼络齐国,要将女儿嫁给齐国国君。他让鲁桓公作媒,并派卿单伯先将女儿送至鲁国。冬天,姬佗又派臣荣叔赴鲁,“赐命”(即册封)杀兄自立的鲁桓公,鲁桓公就派人将王女嫁往齐国。 姬佗在位的公元前685年,齐国经历了多年内乱后,公子小白被立为国君,即齐桓公。他不计私仇,将曾几乎射死自己的名臣管仲设计从鲁国接回,任命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进行了改革,逐渐强盛了起来。第二年,因为鲁国曾经阻挠过齐桓公即位,齐桓公发兵攻鲁,鲁军迎战于长勺(今地不详)。鲁庄公见敌强我弱,急于想挥兵攻击,被臣子曹刿劝阻。齐军自恃强大,连续三次击鼓冲锋,都未能奏效,顿时气竭力衰,军心涣散。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战术,发动反击,一鼓作气地击败了齐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 姬佗晚年很爱少子颓,想立颓为太子,但是没有成功,导致了他死后的“子颓之乱”。 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后的庙号为庄王。 (东周)厘王(姬胡齐) 厘王(公元前?~前677年)。庄王子。庄王死后继位。在位5年,葬处不明。 周厘王姬胡齐,庄王在位时被立为太子。 姬胡齐即位的这一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将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为了借助周王的名义争霸天下,齐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议,提出了“尊王攘夷” 的口号,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攻掠,并马上派使臣向姬胡齐朝贺。姬胡齐见齐国如此恭敬,十分高兴,立即将召集诸侯承认宋桓公为国君一事委托给齐桓公去办理。齐桓公在齐国的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县北)大会诸侯,被推为盟主。 同年冬,齐桓公再次率领大军伐鲁,鲁庄公惊恐,以割地为条件请求讲和。齐、鲁两国国君在齐国境内的柯(今山东旧寿张县东北阿城镇)谈和。两人正要歃血立盟约时,保护鲁庄公赴会的将军曹沫突然抢将上来,亮出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答应将夺去的鲁国的土地归还鲁。齐桓公答应后才得脱身。事后,齐桓公愤怒难忍,准备杀死曹沫,废弃诺言。管仲劝说他:“答应的事背信,又要杀人家,这虽然能泄一时之愤,却失去了天下诸侯的信任,不能做啊!” 齐桓公终于将土地还给了鲁国。这使诸侯都佩服齐桓公的讲守信用,纷纷依附于齐国。公元前679年,齐桓公邀集了鲁、郑、宋、卫、陈等国在鄄(今山东省鄄城北,当时属卫国)相会,齐桓公主盟为诸侯长,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77年春,姬胡齐病死。 死后的庙号为厘王,历史上又称他为僖王。 (东周)惠王(姬阆) 周惠王,名姬阆(公元前?~前652年)。厘王子。厘王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惠王姬阆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为国,边伯、 詹父,子禽,祝跪等五个大夫,由于庄王生前曾经嘱咐要立庶子子颓为国君,对厘王病死后由姬阆即位十分不满,就联合贵族苏氏,一起拥奉子颓,发动叛乱,攻打姬阆,却被击败后出逃。子颓逃到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又在苏氏陪同下逃奔到卫国。卫惠公由于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敌公子黔牟,就联合南燕,支持子颓。这一年冬,卫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阆,立子颓为天子。郑厉公出面调解周王室之乱,没有成功,于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国君仲父,并且将流亡在外的姬阆安置在郑国的别都栎(今河南禹县),还将王室的器皿用具从成周搬到栎,供姬阆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郑厉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县内)誓师伐子颓,郑、虢联军很快攻入都城。子颓和边伯等5个大夫正在喝酒庆贺,措手不及,被联军杀死。郑厉公和虢公迎姬阆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宝座。这场内乱史称“子颓之乱”。为了感激郑、虢两国的援助,姬阆将酒泉(今陕西省东部一带)赐给虢,将虎牢 (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以东之地赐给郑。这样,内乱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缩小了。 姬阆在位期间,齐国继续东攻西伐,兼并小国,扩大力量。公元前670年,齐军攻灭郭国(今山东省聊城县东北)。齐桓公问当地父老:“郭为何灭亡?”父老回答说:“因为国君爱贤人而恨坏人。”齐桓公不理解,问道:“照各位所言,你们的国君是位贤明的君主,那怎么又会亡国的呢?”父老回答说:“国君爱贤人而不任用;恨坏人而不翦除,所以导致了亡国。” 当时,鲁国的庆父(鲁桓公子)先后杀掉了国君子般、闵公,导致鲁国大乱。时人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就成了著名的成语。鲁僖公即位后,索要避居于莒国(今山东省莒县)的庆父,庆父自知罪责难逃,自杀于莒,鲁国内乱才暂告平息。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酷爱养鹤,平时竟然让他最喜爱的鹤乘座华丽的轩车,享受大夫的待遇,国人怨声载道。公元前660年12月,戎兵攻卫,卫懿公率军迎战,两军相遇于荥泽(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临战前,卫国将士埋怨说:“大王平时如此厚待鹤,现在就让鹤去抵敌吧!”一时军无斗志,被打得大败,卫懿公也被乱兵杀死,成为玩物丧志者的鉴戒。 姬阆晚年宠爱陈国的女子惠后,准备废去太子郑,改立惠后生的庶子子带。公元前655年夏,齐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鲁僖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太子郑相会于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宣布支持太子郑为嗣君。姬阆十分生气,就指使郑文公背约去联络楚国,自己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齐国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郑,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姬阆的计划破产。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阆病死。死后的庙号为惠王。 (东周)襄王(姬郑) 周襄王,名姬郑(公元前?~前619年)。周惠王子。惠王病死后继位。在位33年,病死,葬处不明。 惠王病死后,姬郑担心子带争位而秘不发丧,并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开会,宣布拥护姬郑为天子。姬郑至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讯。 子带不甘心失败,从公元前648年起,几次引导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子带秘密勾结,立即废黜了隗后。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导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国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著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生擒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郑为晋文公举行了庆功宴。晋文公更向姬郑“请隧” (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被姬郑婉言拒绝,而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赐给晋作为报答。三年前,秦、晋两国已经擅自将允姓的一支戎族迁居到周王朝境内的伊川(今洛阳市南伊河)一带,占据了这块地方。这样,周王朝的地盘仅剩下方圆100多里的弹丸之地。 姬郑在位的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癸丘(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召集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国会盟,而以齐桓公为主盟。姬郑为了感谢齐桓公对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参加了大会,并将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赐给齐桓公,还声明齐桓公不用行谢恩的下拜礼,以示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这次会盟史称“癸丘之盟”,它使齐桓公的声望达到最高峰。六年后齐国名相管仲病死,又两年后齐桓公病死,齐桓公的5个儿子争夺国君的权位,内乱不已,国力削弱,从而使齐国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接著称霸的是宋襄公,他是个空谈仁义道德的诸侯。公元前638年11月,楚国伐宋,宋襄公率领大军迎战于泓(河名,即今河南省柘城西北的漶河)。他认为君子不能乘敌军正在渡河时发起攻击,不能乘敌军未列阵之前冲锋,不能俘虏头上有些白发的敌兵,因而不顾部下一再请战,坐失战机,最后被从容列阵后的楚军打得大败,他自己也受伤而身亡。历史上将他称为十分愚蠢的人物的代表。 公元前632年4月,晋文公率领大军在城濮(今河南省濮县内)之战中大败楚军,声威大振。晋文公将1000名楚军俘虏和100辆俘获的战车献给姬郑,姬郑回赠了100张红色的弓和1000张黑色的弓,并答应晋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诸侯。同年冬,晋文公在郑国的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会诸侯;为了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姬郑应该前去赴会。姬郑感到堂堂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唯诸侯之命是从的地步,十分难堪,又慑于晋国的威力,不得不前往。后来,孔子写《春秋》时,将此事写成“天子狩猎于河阳”,以维护周天子的颜面。晋文公这时成为威震中原的霸主。 继晋文公后称霸的是秦穆公。他任用贤才百里奚等人,增强了国力,于公元前624年伐晋,取得大胜,威望大振,连西戎20多个小国和部落都闻风归附,秦穆公被尊奉为西戎的霸主。秦又大力向东发展,扩地1000多里。姬郑派使者送去铜鼓12面,表示祝贺,也就是正式承认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19年8月,姬郑病死。 姬郑死后的庙号为襄王。 (东周)顷王(姬壬臣) 周顷王,名姬壬臣(公元前?~前613年)。周襄王子。襄王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顷王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时,邾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诸侯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准备迁都到绎山(也称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县南)。占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让民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还是把都城迁到了绎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周匡王(姬班)
周匡王,名姬班(公元前?~前607年)。周顷王子。顷王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他本人无重要的事可述。 这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宫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原来,晋灵公是一个只顾享乐,不理政事的国君。他又喜欢恶作剧,经常从宫台上用弹弓把别人弹得头破血流,人们东躲西闪,他看著高兴。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煮熟,晋灵公竟把他杀了,用草席裹著,叫宫女在朝廷上拖过。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谋刺赵盾。徂魔一早去赵盾家,见赵盾大开著卧室门,穿著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动地说:“对国君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了他,对不起百姓;不杀他,国君不会放过我,如此进退两难,不如一死了之。”就一头撞向庭院中的槐树而倒地身亡。晋灵公此 计不成,又假装著请赵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准备杀死赵盾,不料赵盾遇救逃了出来。后来,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晋灵公杀了,赵盾才返回都城。 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姬班死后的庙号为匡王。 (东周)定王(姬瑜) 周定王,名姬瑜(公元前?~前586年)。周匡王子。匡王死后继位。在位21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定王姬瑜在位时,他本人也无要事可述。这时,楚国在楚庄王的治理下强大了起来。楚庄王在继位之初的三年内,不理政事,沉湎在腐朽的生活之中。后经大臣们的劝说,他才逐渐振作,表示“三年不蜚(飞),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并开始整顿朝政,实行改革,扩充军队,从而增强了国力,攻灭了一些小国。 姬瑜继位的这一年春,楚庄王又带兵攻伐陆浑(今河南省嵩县北部)的戎族,事后,并在周王朝的边境上阅兵示威,吓得姬瑜赶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劈头就问周朝都城宗庙内九鼎的“小大轻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问九鼎的重量,也就意味著有觊觎天子权位的野心。经过王孙满的驳斥,楚庄王才引兵退去。这件事,史称“问鼎中原”。接著,楚庄王在平定内乱后,频繁出击,先后攻灭了舒、蓼等小国,降服了陈国、 宋国。公元前597年在必(今河南省郑州市东)之战中,楚庄王又一举歼灭了拥有600辆战车的晋国大军,并继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后当上了霸主,历史上将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另一说是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当时,晋国赵盾已经病死,子赵朔袭职,辅佐著晋景公。晋灵公的宠臣司寇屠岸贾要为晋灵公报仇,就鼓动武将们说:“赵盾犯有弑君大罪,如今他的儿子还是朝中重臣,这怎能允许!”并带著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一族。赵朔的夫人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庄姬,得以幸免。庄姬正怀著孕,避居于晋景公宫中。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屠岸贾便守住宫门索要男婴。庄姬将男婴藏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男婴竟然不哭,得以脱身。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他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 儿成人难。”公孙杵臼就说:“那请君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他就带著自己的婴儿躲进山里,然后让程婴假装去向屠岸贾告密,谎称赵氏孤儿躲在山中。屠岸贾大喜,立即派兵随程婴进山,杀死了公孙杵臼和他的儿子。这样,赵氏孤儿就被保全了下来。程婴抱著孤儿躲进山中,给他取名为赵武,这就是著名的“托孤搜孤”的故事。 公元前586年11月,姬瑜病死。姬瑜死后的庙号为定王。 (东周)简王(姬夷) 周简王,名姬夷(公元前?~前572年)。周定王子。定王死后继位。在位14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简王姬夷在位时,他本人也无要事可述。这时,在晋国,晋景公为赵朔平了反,派人请来程婴和尚未成年的赵武,并允许程婴带兵攻杀了屠岸贾,灭了屠家一族,为赵氏一门复了仇。赵武成年后,袭父职,又为晋国重臣。这时,程婴却拜别大家,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我所以没有尽忠死节,是为了抚育你,为赵家保住后代。如今你赵氏一门大仇已报,冤屈已伸,你也袭职立业,我应该报答令尊大人的知遇之恩和老友公孙杵臼的一片赤诚之心了。”说完就自杀了。赵武十分哀痛,为他服丧3年,每年春、秋两季都去祭祀他的坟墓。 当时,除了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东南地区,原为楚国属国的吴国兴起,屡次攻入楚国,卷入了春秋混战的行列。 公元前572年9月,姬夷病死。死后的庙号为简王。 (东周)灵王(姬泄心) 周灵王,名姬泄心(公元前?~前545年)。周简王子。简王死后继位。因爱子夭折,哀伤而死,葬于周山(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柏亭山),一说葬于灵山(今河南省宜阳县)。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的公元前546年7月,宋国大夫向戍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弭兵会盟”后的10多年间,因为楚国专注于对付吴国,晋国则忙于应付内事,无力开战,所以会盟的10个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争。然而,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弭兵会盟”也就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会盟以前以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为主,会盟以后却以各国内部大夫间的兼并为主,各国社会正酝酿著巨大的变化,阶级矛盾趋于尖锐。如公元前555年,郑国执政大臣子孔专制,国人不满,在子展,子西率领下攻杀了子孔。同年,莒国国君比公暴虐百姓,国人愤而杀死了他。公元前550年,陈国贵族庆氏强征庶民筑城。筑城时,夹板脱落了,监督筑城的庆氏以残杀庶民来惩罚,“役人”怒而举行暴动,分别杀死了以庆虎,庆寅为首的大小监工。这次起义吓得陈国的贵族胆战心惊,惊呼难以再统治下去了。 姬泄心的长子姬晋天性聪明,喜欢吹笙,能吹奏出如同凤凰欢鸣一般的乐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对他十分钟爱,立他为太子。不料,太子于17岁时突然得病身亡,姬泄心哀痛欲绝。传说当时有人见灵王如此悲伤,担心这有损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编造了一段情节劝慰他说:太子现在沟岭上,骑著白鹤,吹著笙。他要农夫转告灵王,暂不必挂念,他现随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乐。姬泄心听了却反而更加怀念太子,日夜不宁,神情恍惚。公元前54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姬泄心迷迷糊糊入睡,梦见太子骑著白鹤来迎接他。他惊醒后说:“我儿来迎我,我应当走了。”于是命令传位于次子姬贵。癸巳日,姬泄心病死。 姬泄心死后的庙号为灵王。 (东周)景王(姬贵) 周景王,名姬贵(公元前?~前520年)。周灵王第二子。灵王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 周景王姬贵在位时,财政窘困,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国乞讨。有一次,他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著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独独晋国没有?”荀跞的随员籍谈答复说,当初晋国受封时,王室就没有赐以礼器,目下晋国又忙于对付戎狄,送不出礼物来。姬贵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谈是“数典而忘其祖”,这就是成语“数典忘祖”的来源。这件事说明,春秋初年王室还能赐些土地器物给诸侯,这时却只能靠向诸侯乞讨度日了,天子的威望已经一落千丈。 姬贵在位期间,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即公孙侨,字子美)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税等等。接著,他又用200多斤铁铸造了一只鼎,把新制定的保障改革成果的刑书铸在鼎上,放置于王宫门口,让百姓都知道新刑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刑鼎。新刑法由于限制了旧贵族的胡作非为,触及了贵族的利益,贵族们就用歌谣诅咒子产说: 硬逼我将好衣服藏在家, 还将我的田产左盘右查。 谁去杀子产啊, 我一定参加! 子产听了,毫不动摇,说:“只要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我死也得坚持,改革可不能中途变卦。”几年后,子产的改革已见成效,郑国的百姓就用歌谣来感谢他说: 我们的子弟,子产来教导, 我们的田地,子产帮助我们把产量提高。 如果子产死去, 有谁能象他那样好? 子产执政20年,使郑国内部安定,生产发展;对外维护了国家尊严,使大国不敢轻视郑国这一小国。 公元前522年,郑国由子大叔执政,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压迫。大批平民聚集到萑苻之泽(今河南省中牟县内),依据险要,和奴隶主贵族展开了武装斗争。后在于大叔的镇压下,起义者因寡不敌众而全部战死。 姬贵在位时,原立嫡次子姬猛为太子,但后来姬贵却又宠爱庶子姬朝。公元前520年4月,姬贵病重,特嘱咐大夫盂宾要扶立姬朝为嗣君。姬朝还没有来得及被立为嗣君,姬贵就病死。 姬贵死后的庙号为景王。 (东周)悼王(姬猛) 周悼王,名姬猛(公元前?~前520年)。周景王嫡次子。景王死后继位。在位半年就病死,葬处不明。 景王在位时,因嫡长子太子寿早死,原立姬猛为太子,但景王又宠爱庶子姬朝,于病重时要大夫孟宾扶立姬朝,而没来得及就病死。景王死后,同月贵族刘卷、单旗将盂宾杀死,仍拥立姬猛为帝。 姬猛继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带领失去职位的旧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乱,争夺王位。刘卷被打败逃了,单旗保护著姬猛待在王宫内。姬朝的党徒乘深夜潜入宫中,劫走了姬猛。单旗突围而逃,姬朝的徒众挟持著姬猛追赶单旗。半路上,晋顷公遣大夫籍谈、荀跞带兵救出了姬猛,护迎他避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不久,派兵护送他回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 姬猛死后的庙号为悼王。 *(东周)王子(姬朝) 王子。名姬朝(公元前?~前505年)。景王宠爱的庶长子。景王死,悼王继位,他作乱。 悼王死,敬王继位,他又赶走敬王,自立为王。后被刺死,葬处不明。 王子姬朝,周景王生前最宠爱他,原要立他为太子而未果。景王死后,贵族刘卷等拥立姬猛为帝,姬朝便在贵族尹国等支持下,联合失去职位的百官和百工,举兵攻走悼王,占据都城。悼王死,敬王立,他又赶走敬王,自立为王,时人称为“西王”。 公元前516年,姬朝被晋兵战败,带著全部典籍和一些贵族逃往楚国。公元前505年春,敬王乘吴国攻破楚国的机会,派人刺杀了姬朝。 姬朝史称王子朝。 (东周)敬王(姬丐) 周敬王,名姬丐(公元前?~前476年)。周景王第二子,周悼王弟。悼王病死后继位,在位44年,病死,葬于三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0里处)。 周敬王姬丐在悼王病死后,由刘卷、单旗扶持继位,居于翟泉,时人称为“东王”。 姬丐在位期间,吴国也强盛了起来,积极参加争霸。公元前515年,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在从楚国逃亡来的贵族伍子胥(名员)的协助下,指使勇士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乘宴会上进食的机会,刺杀了公子光的堂弟、国君僚,夺取了王位。公子光登上了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成为吴王之后,采用伍子胥的计策,用几支军队轮番骚扰、攻掠楚国,使楚军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公元前506年,阖闾又以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攻楚,五战五捷,攻入了楚国都城郢 (今湖北省江陵市北),楚昭王逃亡在外。楚国大臣申包胥见国破君逃,赶往秦国乞求救兵。秦哀公犹豫不决,申包胥便在宫门外哀哭了七天七夜,水米不入,从而感动了秦哀公,下令发兵。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加上吴国发生了内讧,才打败了吴军。楚昭王回到郢,怕吴军再来,就迁都到若(今湖北省宜城东南)。这场大战,长达10个多月,史称“吴楚郢都之战”。 公元前496年,阖闾乘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国君允常死,子勾践初立之机,不听伍子胥的劝阻,出兵攻越,勾践带兵北上迎战,两军会战于携李(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南)。吴军阵容严整,勾践组织敢死队两次冲锋都失利,又强令三队死囚将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朝著吴军高喊:“两军对阵,我们违犯了军令,不配为军人,该死罪,现在甘愿以死赎罪。”喊罢,一个个自刎,仆地而亡。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惊了吴军,松懈了他们的斗志。越军乘机擂动战鼓猛扑过去,使吴军大败,阖闾也被越将灵姑砍去了一个大脚趾,死于回师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发誓要报此杀父之仇。这场大战,史称“吴越携李之战”。两年后(公元前494年),夫差以伍子胥为大将,伯?何?苯??闳????ピ健T酵豕醇?惶?笔糠扼缓臀闹值娜白瑁?橙怀霰?嵴剑?诜蚪?今江苏省太湖椒山)之战中,被吴军击败。勾践率领主力部队5000人退守都城会稽,被吴军包围。越王勾践这才听从文种的建议,以卑词重礼求降。伍子胥力谏夫差杀勾践,灭越国,以免后患;伯?阂蛭?帐芰嗽焦?幕呗福?吡θ八捣虿钍芙怠7虿钐?恿瞬?旱慕ㄒ椤 越国投降后,勾践和夫人及臣吏300人被押往吴国。勾践为吴王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他俩居于囚室,秽衣恶食,受尽屈辱。经过整整3年,历尽艰险,又仗著伯?鹤柚沽宋樽玉愠?羲?┑闹髡牛?沼诒簧饷饣毓?4哟耍?醇??贾贫?恕笆?晟?邸⑹?杲萄怠钡母垂?苹??环矫娌欢系亟?魇?⒅5┑让琅?筒莆锕狈罘虿睿?越峄缎模?⑶医璐酥?し虿畹慕旧菀?荩灰环矫婊??⒄股???毕⑷嘶В??聊谡??屑?筒牛?忧烤?福?抵醒??钊瘛N?思だ?约海?醇?匾飧?约喊才帕思杩嗟纳?罨肪常??氖遣荻眩?缘氖谴植璧?梗?乖诿趴诠乙恢豢嗟ǎ?鋈胧倍家?虺⒁幌拢?允棺约豪渭峭?盏某苋韬透垂?闹鞠颍?饩褪橇鞔?Ч诺摹拔孕匠⒌ā薄T焦?鸾セ指础⑶渴⑵鹄础 伍子胥眼见夫差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再次劝谏夫差攻灭越国,杀死勾践。夫差不听,加上伯?旱牟餮裕?虿畲徒N樽玉忝??跃 N樽玉阊鎏斐ぬ舅担骸拔宜篮螅??业乃?酃以诠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的东门吧,我要看著越军攻入姑苏。”果然,两年后即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夫差北上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与晋、鲁会盟之机,统帅50000大军直捣吴国,经过3天激战,攻克姑苏,活捉吴太子友。夫差闻讯回师,与勾践媾和。 4年后,勾践再次伐吴,三战三捷,第二次攻入姑苏。公元前473年冬,越军第三次攻入姑苏,夫差被围于姑苏山上(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只得派人向勾践乞降为臣。在范蠡的劝阻下,勾践没有应允。夫差羞愧难言而自杀。 姬丐在位时的公元前478年,卫国工匠们(手工业奴隶》因为受不了卫庄公的虐待,发生了暴动,包围了王宫。卫庄公求饶不成,只得带著太子疾和公子青从宫墙北面跳墙逃命,把腿也摔断了。这时卫都城附近受过卫庄公残害的“戎州人”也赶来,先杀死了太子疾和公子青。卫庄公逃入戎州己氏家中,哀求说:“救我一命吧,我把玉璧送给你。” 己氏的妻子曾经无辜地被卫庄公剪光一头美发拿去给卫庄公夫人做了假发,这时便怒斥说:“我杀了你,那块玉还是我的!”就杀死了卫庄公。这次工匠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卫国的奴隶主统治集团,把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 姬丐在位期间,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度过了他忙碌的中年和晚年。孔子名丘,鲁国陬(名邹)邑(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他提出了一套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的政治主张和理论根据。他的保守思想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孔子兴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相传他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为保存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六年后,他在晋兵帮助下,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公元前476年,姬丐病死,死后的庙号为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