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私房菜地图是易消耗品,加上私房菜馆的信息更新又快,个别新生餐馆开个一年半载就转手或者换大厨了,其经营风格和品牌菜的口感也会随之改变。为让读者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美食信息,每隔半年,张雪晴就把自己的私房菜地图滚动更新一次。如此一来,她既从卖地图中获利不菲,还可以重新吸收几十家餐馆在地图上做广告,大赚一笔。这样良性循环地发展了一年多时间,女孩的收入达到120多万元。
什么是私房菜?是开在住宅或是写字楼中,无牌照、无跑堂、无固定菜单,惟独厨师有手艺的小本餐饮“买卖”。
“私房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据说祖籍广东的世家子弟谭瑑青,祖父辈都当官并好饮好食,其父谭宗浚把家乡粤菜混合京菜成谭家菜声震北京。后来家道中落,谭瑑青坐食山空,便由家厨或妻妾做拿手的谭家“私房菜”帮补家计,宴设家中,每晚三席,须提前三天预订,最盛时订位要等一个月。
另外还有这样两种说法:一是指举行婚礼后,待亲朋好友都走了,单独做给新人吃的那桌好菜;二是指旧上海的女子专门做给丈夫或男朋友吃的菜。
私房菜设宴地点也很讲究,须带点私密性,并且不大张旗鼓地做生意,熟客会自己找上门去;其次,餐位很少,客人光顾前需要电话预订;第三,通常只有几个掌厨人,他们会与食客沟通,大打感情牌;最后,掌厨人必须要有拿手好菜,而且这些菜在其他地方是绝对吃不到的。
“美食间谍”吃遍京城
2005年,刚走出校园的张雪晴来到北京一家三星级酒店工作,见女孩口齿伶俐,人又机灵,经理就让她做采购员。
餐饮行业的竞争一向惨烈,别家大厨不断推陈出新、变着法儿地招揽食客,而这家酒店的菜式总是一成不变,到了2006年,餐厅生意日渐冷清。餐饮部经理着急了。
这天,经理悄悄将张雪晴叫来,交给她一项秘密任务:吃遍京城有名的餐馆,尤其是那几家大名鼎鼎的“私房菜馆”,将各种特色美食一网打尽,然后采纳众家之长,协助厨师长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大菜。
就这样,雪晴拎着一部袖珍摄像机,开始了她的“美食间谍”生涯。
她先慕名来到香山脚下一处民宅里的“马夫人私家鲁菜馆”,这家饭店从外面看毫不起眼,进去才发现有小桥流水,环境极其雅致。
张雪晴点了芙蓉蟹、滑炒里脊丝等正宗鲁菜,果然典雅精致,香醇可口!她拿出摄像机,把菜肴拍摄下来,说要带回去让妈妈学着做。服务员以为她是上山玩的游客,也没太在意。吃饭过程中,张雪晴跑了好几次厕所,借路过厨房重地的瞬间,窥探里面的情况。临走时还不忘把残羹剩菜打包带回酒店,供厨师长研究。
这之后,她一连吃了多家有特色的私家菜馆,每探完一家,张雪晴都把令她眼睛一亮的餐馆装修风格、服务形式、菜名、口味、特点和价格等记录下来。
张雪晴把这些宝贵信息反馈给厨师长和经理后,他们迅速推出了几道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的招牌菜,在餐厅管理上借鉴别人的优点,进行了一番革新。如此一来,味美色香的新鲜菜肴和一流的服务,迅速吸引了大批顾客,萧条已久的酒店餐厅重新红火起来。
饭桌上产生创业灵感
手头上掌握着京城上百家各具特色的私家菜馆的位置、招牌菜、经营特点的信息,每次吃饭张雪晴都成了美食向导,渐渐地她在京城餐饮界也小有名气。
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雪晴一个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大学同学来北京玩,同行的还有他的美国同事迈克。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为旅游,就奔着吃谭家菜和厉家菜而来!
张雪晴订了座,第二天傍晚,他们来到位于羊房胡同11号的厉家菜馆。《纽约时报》介绍厉家菜时,说它是“中国最好的餐厅”。厉家菜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厉家菜的规矩多得很:这里只做晚餐,客人只能点已经准备好的不同套餐,只能按预约时间在傍晚6点到8点之间到达,晚上10点以后一概不接待,节假日还要停业。客人来了,老板只是点点头,握握手,既讲礼节又不过分热情,更不会鞠90度的躬——就是这样一家牛皮哄哄的餐厅,生意却异常火爆,接待的往往都是很有名气的人,如比尔·盖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等。
饭后三人聊天,雪晴对同学说,自己在酒店工作得并不顺心,新任餐饮部经理脾气古怪,总爱刁难她。这时,迈克忽然开口了:“张,你对京城的私家菜馆这么熟悉,还不如动动脑筋,将你所掌握的美食信息卖出去,肯定有很多人需要!”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雪晴激动地想:是啊!全北京有几百家私房菜馆,它们大都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或不起眼的居民楼里,要想找到它们肯定要费一番周折,我何不将信息卖给那些美食族呢?
采取什么方式,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私房菜馆信息卖出去呢?一天,她的目光无意中落到墙上的一幅《北京市旅游地图》上,忽然灵机一动:我何不借用地图,将京城的私房菜馆描绘出来呢?如今有经济地图、军事地图、旅游地图、交通地图、美食地图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惟独没有私房菜地图为特殊人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