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这篇文章由查字典名言网收集整理,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一个团体、一个单位,真正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都是思想文化的力量。企业界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回顾自己成长、成功的历程大都说,一开始注重经济效益,然后是各种人的关系,做到最后是做文化。为什么会这样?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结束以后,个人威信如日中天,但新一轮首相选举的时候,把他选下去了,个人威望过高可能会破坏民主制度,从长远来看没好处。丘吉尔退休后开始写回忆录,他见解深刻,文笔犀利而且优美,终于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到现在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丘吉尔有句名言,他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要知道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意味着滚滚财富。丘吉尔先生为什么宁可失去意味着滚滚财富的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并不是丘吉尔先生个人的偏好,而是对思想文化的重视。
不仅丘吉尔,英国许多社会精英都看到了普通人用肉眼看不见的那种思想文化的力量。英国总结经验、建功劳簿的时候,谁是排在前面的人物?是牛顿、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反过来,如果东方国家崛起了,建功劳簿的时候,排在前面的人物很可能全都是政治家。这反映出一个社会是看到了那种不容易为人所发现的力量,还是仅仅看到和物质财富关联最紧密的力量。
我们既然谈文化,就要谈到根子上去,真正用肉眼看不见的、长久的、无所不在的、无孔不入的那种整体的文化。我们要看到它,看到它对一个人的人生也有好处,它渗透在我们生活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当中。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英国的历史中,有一段时间对经济学情有独钟,《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当时很受尊重。在英国,威灵顿将军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打败了军事天才拿破仑。当时英国做了一个调查,有一半以上的普通民众认为不是威灵顿打败了拿破仑,而是《国富论》的作者和《国富论》一起打败了拿破仑。他们认为,是《国富论》使英国发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使英国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和力量去跟拿破仑对抗,最后把拿破仑战败。
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过一句话,普鲁士在战场上的胜利,早就在小学的课桌上已经被决定了。从国王到普通的民众,真正重视教育,并且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的渠道。
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前者来自一个小小的岛国,后者来自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国。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1870到1894、1895,差不多接近30年的时候,发生了甲午海战,中国清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这里我们稍微分析一下这个事情。第一,俾斯麦凭什么做出这样一个预言?他是根据一个国家是否重视真正管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文化来作出这一判断的。第二,甲午海战到底决定了什么?没有甲午海战哪有台湾问题?甲午战争结束以后,不光是割让了台湾岛,还有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意味着什么?社会资本像社会机体的血液一样。要知道当时我们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赔款赔掉了整个清王朝政府不知道多少年的全国财政收入。
今天,我们重视文化的理由是什么?一是完成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时的社会整合。传统农业社会中,青睐情感认同式的自选性整合,依附族亲、权威及地域共同体的力量,更愿服从由习俗、价值观念形成的无形的强制性整合;现代工业社会,主要依靠利益的功利整合、契约关系整合和法律规章的有形整合。二是完成市场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时的系统整合:产权整合、权力整合、利益整合。三是“文化时代”即将来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举足轻重。约瑟夫・奈曾经说过:硬实力能使人屈服,但不能使人信服。相对于经济和军事力量,文化的力量是软性的、有弹性的、无形的和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主要是指个人、社会群体和国家的吸引力、凝聚力、意志力、控制力、影响力、号召力、创造力,以及威信、荣誉、智慧、文化资本等等。导弹的发明和GDP的增长离不开文化软实力,但文化软实力却无法用导弹和GDP来衡量。
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一个团体、一个单位,真正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都是思想文化的力量。企业界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回顾自己成长、成功的历程大都说,一开始注重经济效益,然后是各种人的关系,做到最后是做文化。为什么会这样?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结束以后,个人威信如日中天,但新一轮首相选举的时候,把他选下去了,个人威望过高可能会破坏民主制度,从长远来看没好处。丘吉尔退休后开始写回忆录,他见解深刻,文笔犀利而且优美,终于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到现在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丘吉尔有句名言,他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要知道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意味着滚滚财富。丘吉尔先生为什么宁可失去意味着滚滚财富的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并不是丘吉尔先生个人的偏好,而是对思想文化的重视。
不仅丘吉尔,英国许多社会精英都看到了普通人用肉眼看不见的那种思想文化的力量。英国总结经验、建功劳簿的时候,谁是排在前面的人物?是牛顿、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反过来,如果东方国家崛起了,建功劳簿的时候,排在前面的人物很可能全都是政治家。这反映出一个社会是看到了那种不容易为人所发现的力量,还是仅仅看到和物质财富关联最紧密的力量。
我们既然谈文化,就要谈到根子上去,真正用肉眼看不见的、长久的、无所不在的、无孔不入的那种整体的文化。我们要看到它,看到它对一个人的人生也有好处,它渗透在我们生活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当中。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英国的历史中,有一段时间对经济学情有独钟,《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当时很受尊重。在英国,威灵顿将军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打败了军事天才拿破仑。当时英国做了一个调查,有一半以上的普通民众认为不是威灵顿打败了拿破仑,而是《国富论》的作者和《国富论》一起打败了拿破仑。他们认为,是《国富论》使英国发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使英国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和力量去跟拿破仑对抗,最后把拿破仑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