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做人做事的格言准则
- 下一篇:汤梅:时尚拼布拼出财富
今年31岁的赫畅来自哈尔滨,曾留学丹麦,学习设计,回到北京后先后在百度等大公司工作过。
几番跳槽后,赫畅想开一间小餐馆。他认识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天津女孩,两人一见钟情。从那之后,他经常去天津,下了火车后就会买一个煎饼果子去找她。
赫畅冒出一个想法:何不开个煎饼果子铺?他的想法没有得到朋友们的认可,他们都说煎饼果子“登不了台面”。但赫畅有自己的见解:“煎饼果子常见,但是大牌范儿的煎饼果子很少。”
赫畅专门研究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发现它们有一个合理的食品形态:汉堡在两片面包之间可以夹上百种东西,千变百化;比萨也是在一块面饼上撒东西,可以撒很多种。但是中式快餐限制很多,包子、饺子的制作时间都比较长,一旦包好,馅就无法更换了。赫畅发现煎饼果子的形态接近西式快餐食品,里面的馅是可以变化,适合现场制作。
2012年7月28日,赫畅的“黄太吉”快餐店开业,红底黑字的招牌显得古韵,很有香港铺子的感觉。
煎饼果子、油条、豆浆和豆腐脑是“黄太吉”的主打产品。和传统的天津煎饼果子不同,“黄太吉”的煎饼是可以自由搭配,顾客可以选择酱牛肉、肘子肉或者辣白菜放在煎饼里,这是在传统煎饼果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业故事: )。一些天津人认为“黄太吉”的做法不正宗。赫畅说:“如果只按天津的做法卖煎饼果子,肯定做死。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都有,要迎合大家的口味。现在的人讲究营养健康,加一点牛肉和蔬菜吃起来会更有营养。”
现在来自天津的煎饼果子,是不少上班族的早餐。赫畅煎饼果子铺在建外SOHO西区10号楼一层,开业后并没有出现他想象中的那种火热场面。他的煎饼果子售价9.5~15元一个,而配搭它的吃食为豆腐脑和豆浆,算起来并不贵。生意冷清,主要因为很少人知道“黄太吉”的产品和特色。
创新让老货吃出新味道
一天早晨,一位在北京很有名气的美食家见这家民间小店很干净,就进来点了一份煎饼果子和豆腐脑。他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煎饼果子和大街上的相比,从包装到卖相都好很多,但味道中规中矩,没有小摊那种烟火香气。挖一勺豆腐脑吃下去,却无比嫩滑,里面的木耳和黄花菜都很给劲儿。”
这段纯朴的文字出现在这位美食家的博客上不久,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个星期之后,“黄太吉”的生意就渐渐好了起来,且有了口碑。后来电视台到“黄太吉”拍摄食品制作流程,播出后客人更多了起来。因为地处写字楼,主要的顾客都是附近的上班族,最初是周一到周五忙,接着周六日更忙,好多人专门开车来吃煎饼果子。
“黄太吉”开业之初的外卖,都是赫畅开着奔驰去送的。有人给他的跑车和煎饼拍照传到网上,引起不小轰动。
赫畅能开着奔驰送煎饼,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从很低的起点艰苦创业。其实他还有一家广告公司,这家煎饼店是他第三次创业,前期投入120多万元。但第三次创业,他比以前更努力。他开店后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出门,六点半到店里,准备半个小时之后开门,一直开到晚上八点半结束,打扫完卫生九点半从店里回家,睡觉的时候也十一点半了。
其实赫畅在欧洲学过4年设计,回国后第一份工作是在百度做设计师,当时百度还是一家小公司。之后他又在去哪儿网和谷歌工作过。他从谷歌离开的时候,与谷歌合作的一家国外的4A广告公司跟他合作开了一家新公司,赫畅就成了这家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2010年,赫畅完全独立出来做了一家全新的广告公司,这是他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他们用三天时间找到了一个客户——统一冰红茶,赚了十几万的启动资金,然后越做越大。接下来的两次创业,赫畅已经有了经济基础。
“黄太吉”开张前,赫畅又在通州区试吃各种煎饼果子,相中了一家。这一家每天出四个煎饼摊,赫畅每个月出8000元请了这一家的一个师傅做黄太吉“首席煎饼师”。现在这个师傅只有每天中午来“黄太吉”工作4个小时,月薪4000元。其它时间,他还可以回去继续做他的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