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吕氏春秋》
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善言不可不听也。--(西汉)刘向《说苑》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明)《增广贤文》
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宋)何垣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损不善而从善者,莫尚乎刚,莫贵乎速。--(明)顾炎武《日知录》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清)雍正
人心安则念善。--(西晋)陈寿《三国志》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君子掩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西晋)陈寿《三国志》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西汉)《孔子家语》
凡见人恶,只是己未尽善,若尽善,自当转易。--《王心斋语录》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大学》
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明)施耐庵《水浒》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
为政不善,必曰吾命固失之。--《墨子》
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吕氏春秋》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隐恶而扬善。--《中庸》
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后汉书》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
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荀子》
善人者,忠信而未学礼,笃实而未日新,虽其天资之美,亦能暗与道合;而足己不学,无自以入圣人之室矣。--(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西汉)刘向《说苑》
善恶吉凶百行俱载。--(南宋)胡宏《知言》
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明)洪应明《菜根谭》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为善者得道,为恶者失道。--(西汉)刘向《说苑》
善人,国之基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上善若水。--《老子》
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西汉)刘向《说苑》
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明)《增广贤文》
言善毋及身,言恶毋及人。--(西汉)刘向《说苑》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善,德之建也。--《国语》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西汉)刘向《说苑》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亦无由入矣。--(西汉)刘向《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