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只为成功找方法
- 下一篇:励志教育:优秀学生必备的十大学习习惯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过去没有体会,今天却感触越来越深。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莱芜过年,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的一个非常能干的乡亲,今年84岁了,有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过得都很好。但是轮流管老父亲吃饭,过春节我去看望他,他的一个儿子竟然让自己的亲爹住在一个小棚子里,不朝阳,连个门儿都没有,就把他父亲像牲口一样圈养在那里。真是让人寒心呀。世间竟有如此不孝的儿女。
昨天我来的时候,深圳电视台报了一个新闻,它的题目叫《孝子杀父》,所谓的这个孝子就是还能给父亲一口饭吃。这个父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稍微有点儿愚钝,找媳妇儿不好找,后来找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媳妇儿。二儿子不愚钝,但是很蛮,他嫂子过门的时候,二儿子坚持要跟他嫂子拜堂,就说为什么给我大哥找媳妇儿不给我找呢?你想想有多荒唐。他的二儿子后来也成家了,生了一个儿子,不管他的父母,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到大儿子家吃饭,要饭吃。后来因为分家产生了一点儿摩擦,这个大儿子认为他的父母在他家吃饭还不向着他,就产生了一个恶念,把他父亲给杀了。你想一下,如果没有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没有他的孝悌观念教化,那整个的人类就生活在一种蒙昧、愚蠢、伦理丧失的环境当中。
再说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是因为钱玄同先生说服他,让他反帝反封建,带头写一个小说。钱玄同作为一个反儒家最积极的分子,他说过,如果不打倒孔家店,不废除汉字,中国没有希望。为了表明这一点,他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改成了疑古玄同,不姓钱,叫疑古玄同。《孔子传》的作者叫钱穆,中国最了不起的一个儒学家,当时在燕京大学教学,钱穆在讲课的时候说,什么你都可以改,但是你的姓不能改,他很看不起钱玄同。当时有人提醒钱穆先生,下面听课的有钱玄同的儿子就是钱三强,他不管,他照样批,每堂课都批,只要讲到这个问题就批。后来有一次钱穆遇到钱玄同,钱玄同也是老师,在一块儿教书,就说起了他的儿子。钱穆问他你儿子怎么样?钱玄同说,我儿子不听我的,他听你的。就是说他是反儒家的,钱三强没有听反儒家的父亲的话,而听了一个尊儒家的钱穆的话,后来他成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作为鲁迅先生,他反帝反封建那么坚决,但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认为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临死的时候有一个写给周海婴的遗言,就说别人答应了你的事儿,你千万不要当真;答应了别人的事儿,一定要认真。别人答应了你的事儿,千万不要当真,并不是不相信别人,而是要克制住自己,别人辜负了你,你要宽恕别人。这种克己的思想,我认为也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前一些时候,天安门广场竖起了孔子像,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你要承认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你不敢正视你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那是活得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会进一步加强对孔子的了解。
给孩子一口饭,不如给孩子一个饭碗
孔子的思想当中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咱们知道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中国士大夫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来自孔子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在做中都宰的时候,用尽一切办法,把中都这个破烂的小地方,用一年的时间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非常的不得了。所以我觉得孔子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他思想当中闪光的东西都是来源于他的实践,这个实践也是他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这里面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跟大家探讨一下。先说孔子对仁的理解,说他的中庸之道,他说的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一个理念就是,自己想站住脚的时候,你必须让你周围的人站住脚,这才是真正的仁。孔子周游列国回来以后,当时季康子想找他的弟子子路、冉求、子贡去做官。子路是不同意的,他觉得我跟着我的老师,他们不用我的老师用我,我不能去。但是孔子不这样看,他说既然你有用武之地了,这是我教你做到的,我是高兴的,你为什么不去呢?但是我们来反观今天,我们一些人能不能有这样的胸怀呢?不之前我也举过一个例子,我在凤要说你的弟子,就说你是科长,你的副科长如果他有才能要出去的话,可能有很多的科长就不高兴。(励志 )在凰卫视的时候,跟我们老板刘长乐先生第一次回老家莱芜,他给刘家的亲戚每人发了一个红包。临走的时候,他有一个叔伯兄弟,领着自己的孩子过来,把发给他的那一份红包塞给刘长乐,他说长乐这个钱我不能要,你把这个孩子领走。他的意思就说你给我一口饭吃,不如你给我一个饭碗。这就是立,你让他立起来才是真正的仁。
所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在践行方面,孔子做的是非常到家的。孝不用讲了,他为自己的母亲守孝三年;悌,对自己的兄弟,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孟皮,孟皮去世以后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孔子。后来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最穷的学生公冶长,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最富人家的学生。他不是空谈孝,空讲仁,而是言行一致亲自去做,所以他是一个真的君子。
孔子是下海第一人
当代励志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既有集体的迷失,又有个体的盲从。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考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好像是前两年,湖北的一个老师给他的学生讲人生意义和未来理想的时候,他说你不要认为学习是为了谁,学习就是为了自己,你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挣大把的钱,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儿,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你不能说他这个讲得不对,这些也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心中想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唯一的一个出路,那可能你一生就不会幸福。这种单一价值观,会把人定位到一个非常狭隘的地方去。目前的现实都知道,若干人报一个大学,报一个热门专业,好歹考上了,毕了业却找不到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理想的时候,自己定位又很高,可能就会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所以,我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它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不要认为考学是唯一的一条路,在这里孔子是我们的榜样。
实际上在我的考据当中,我认为孔子是中国下海的第一个人。孔子是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他为了学习六艺,又为了养家糊口,曾经面临很矛盾的选择。在动画片《孔子》中有一集讲这个故事。他好不容易做上季孙氏家的乘田,季孙是当时的大家族,他做上乘田以后,就类似于进入了现在的仕途,他就有能力再往上走,类似于做了一个当今某个机关的公务员了。但是他觉得那个乘田很具体,影响他学习六艺,很苦恼,没有时间,怎么办呢?后来有一个人告诉他,如果你要做相礼的话,所谓相礼就是当时主持婚礼、丧礼的这些司仪,你做这么一次的话,你挣的口粮可能供你吃两三个月。孔子一听这个好,如果我做一次司仪,就能够有两三个月的俸禄,就可以拿出时间来学习了。所以他就毅然辞去了乘田的职务,去当了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司仪。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一定不要盲从,人家去学钢琴,你的孩子不喜欢,而你还非要他学,要他成为钢琴家,这肯定也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我在深圳生活十几年,我认为深圳有些人的价值观相比来说是比较多元的、开放的。我有一个朋友是国家公务员,他的家庭非常好,住着上千万的房子,他的女儿是深圳电视台的记者。女儿在去西藏支教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藏族的艺术家,但是他是农民。回来以后,她就说服她的爸爸妈妈,把这个男孩子叫到深圳来,给他找一份工作,然后就嫁给了他。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觉得很幸福。男方的父母来到他们这么好的房子里面,丝毫不觉得拘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家里有一千多头牦牛,有多少羊,他们是那样想的,他们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个女孩子就觉得,这个男孩子懂艺术,他跟我是意趣相投的,我管他有什么样的出身干什么。
所以我最后的一个结语,在我的理解当中,孔子是这么认为的,成功的价值观应该是很简单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君子,或者是在这条路上走着,就是一个最大的成功。你可能在这个走着的过程中,不会取得一个辉煌的成果,但是你用它,用成为君子的标准来安顿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活得非常有目标感,不迷茫,幸福指数就高了。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是成功的,不一定是达到一个多么辉煌的成就的时候才是成功。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如果教育自己的小孩,如果我们是学生,我们可以按这个来要求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淡定的心态,也可能会取得辉煌的成就。(王慧根据讲坛录音整理)
人类今天对私欲的追逐有一些无法克制的趋向。如何来摆脱这种困惑,我们从孔子的成长和我们今天的励志教育上来反思一下,可能会找到一些启发。